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里,年糕是陸河人家必備的過年食品(禮品)。其樣式多種多樣,含意豐富,歷史悠久。
陸河年糕大致可分為:大床甜板、大床松板、 團子發米反(又稱假喜子),喜板、印花板(也稱桃板),艾茸板、煎堆板……五花八門,都是用糯米粉和紅糖、芝麻、花生等原料制成。而這些年糕均在年前做好。如,大床甜板,一般人家農歷十二月初或中旬則要動手加工。因其須大柴大火,且蒸的時間較長。諸如其它年糕可以在入“年價”(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)后加工制作。如“喜米反”,用預先準備好的干粘米粉同早已溶化過濾好的紅糖水和合加入“米反種”或發酵粉至適中,用碗盛好端入鍋中隔水蒸,一鍋大約有十來個。如果“喜米反”每個都張開笑口,主人非常高興,其意為“來年大發”。